<s id="ummkj"><acronym id="ummkj"></acronym></s>

<em id="ummkj"></em>

    首頁 保險 > 正文

    外資進入中國保險市場按下“快進鍵” 國內保險機構如何應對?

    今年以來,監管機構不斷履行開放承諾,外資進入中國保險市場按下“快進鍵”。業內頗為關注的是,隨著外資金融機構持股比例的進一步放開,將對國內及外資保險機構產生哪些具體的影響?國內的內外資保險機構又該如何應對?諸多熱點問題也考驗著國內保險市場的掌舵者們。為此,近期《證券日報》帶著這些問題專訪了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保險業主管合伙人黃悅棟。

    在黃悅棟看來,國內保險市場對外資的進一步開放,預計短時間內不會對目前市場領先的公司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對A股市場影響有限。但是外資公司可以發揮鯰魚效應,提升保險市場的良性競爭水平。同時,預計外資公司的市場份額未來會有提升。

    《證券日報》記者:目前中國內地保險市場無論是壽險市場還是財險市場,均呈現強者恒強的態勢,隨著國內保險市場對外資的進一步開放,對這種格局有何影響?

    黃悅棟:國內保險市場,無論是壽險市場還是財險市場,已經出現強者恒強的態勢。壽險市場前三家的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財險市場前三家的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已經牢牢占據了市場領導地位。國內保險市場對外資的進一步開放,預計短時間內不會對目前市場領先的公司產生重大影響,但是外資公司可以發揮鯰魚效應,提升保險市場的良性競爭水平,往高質量發展邁進。

    《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外資(或合資)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占比較低,您認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對未來外資保險公司市場份額增速您有何預判?

    黃悅棟:目前外資保險公司市場份額占比較低,第一個原因是受限于外資保險公司的決策機制和治理機制。外資保險公司中國管理層的決策權限有限,部分重要決策權限在亞太區甚至外方總部。決策者對中國的情況未必十分了解,可能會影響決策效果。另外,外資壽險公司大部分采用合資形式,而且中外雙方的持股比例大部分為50:50,容易形成僵局,影響決策效率和戰略實施。第二是受監管政策的影響,外資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數量比較少,分支機構設立的速度相對較慢,保險業務種類的開展部分也落后于內資公司。第三是由于中國業務規模較小,外資公司在科技投入方面更多依靠母公司或外方,未能形成自身的科技優勢。第四,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占比和地位上升,外資公司的品牌優勢未能充分發揮。

    隨著對合資壽險公司外資比例限制的取消,已經有安盛、安聯、安達、友邦等國際大型保險公司通過收購股權、成立控股集團或子公司等方式加碼中國市場。預計外資公司的市場份額未來會有提升。

    《證券日報》記者:您對外資(或合資)保險公司在國內的經營策略有何建議?

    黃悅棟:一是建立高效的公司治理機制和決策機制。外資持股比例放開后,合資壽險公司有望解決中外雙方持股50:50的公司治理困境,外方股東還需要更加貼近中國市場進行決策,給予中國當地管理層更大的自主權。二是選擇細分市場進行差異化競爭。發揮外資保險公司的品牌優勢、產品優勢、服務優勢、海外網絡優勢,在中高端市場進行差異化經營。三是提升自身科技能力。

    《證券日報》記者:您如何看待外資保險公司與國內保險公司各自的經營優勢?

    黃悅棟:內資保險公司擁有四大優勢:一是市場份額大;二是分支機構覆蓋面廣;三是人才資源充足;四是頭部內資保險公司的資本金實力較強,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

    外資保險公司則擁有三大優勢:一是外方股東通常是國際大型保險集團,歷史悠久,品牌出眾;二是經營的合規性和風險管控能力較強;三是外方股東擁有的海外機構網絡覆蓋面廣。

    《證券日報》記者:您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內資與外資保險公司今年及未來的經營有何影響?

    黃悅棟:新冠肺炎疫情對保險公司短期內的影響如下:一是壽險業務線下渠道銷售受阻,壽險保費增長放緩或出現負增長;二是汽車銷售受阻,導致車險銷售收到沖擊;三是消費者保險意識曾強,健康險保費收入出現較快增長;四是疫情對實體經濟造成沖擊,保險資金運用的投資風險上升。為應對疫情,市場利率持續處于低位,影響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

    未來長期而言,一是全民保險意識增強,長期利好保障型險種,例如健康險。二是供應鏈、產業鏈將會重塑以減輕未來的業務中斷風險,因此,財產險、工程險和保證保險領域將產生新的增長點。三是疫情將推動保險行業加速經營方式轉型。數字化運營、線上展業、線上培訓、遠程辦公將越來越普遍,保險公司對科技的投入也將加大。四是保險公司將有更多機會在社會治理轉型升級中發揮積極作用。

    《證券日報》記者:您認為《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資金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對外資保險機構未來的投資(收益、投資范圍等)有何影響?

    黃悅棟:《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主要是明確并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即QFII]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即RQFII])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對中國境內的外資保險公司的投資沒有重大影響。

    《證券日報》記者:您認為隨著國內對外資保險機構的進一步開放,對A股市場有何影響?

    黃悅棟:受限于外資公司自身的資金規模和投資團隊能力,外資保險公司在資產端的風險偏好一般比較低,較少投資于資本市場。因此,預計國內對外資保險機構的進一步開放,對A股市場影響有限。

    標簽: 中國保險市場

    精彩推送

    baoyu国产精品无码
    <s id="ummkj"><acronym id="ummkj"></acronym></s>

    <em id="ummkj"></em>